---秦皇岛市推行工作日志制度促干部作风转变

 

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干劲不足、工作标准不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自2016年开始在全市各级干部中全面推行工作日志制度,以工作日志倒逼责任落实,实现有据可查、有事可考、有绩可评,进一步调动激发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全程客观记实,突出规范管理。一是明确记录内容。按照“形式统一、记录规范、内容翔实、表述清晰”要求,统一日志记录格式,把谋划本职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参与阶段性重点工作、承办领导交办任务、处置突发性事件等方面情况记录清楚,确保工作日志记录完整客观,体现出工作实绩、干部作风和能力素质。二是严格日常管理。对干部工作日志采取一季一谋、一月一结、随机检查等形式进行记录和管理。要求每名干部每季度就主要工作制定计划,明确任务;每月总结一次工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建立分级阅批制度,每月末领导干部工作日志要报上级主管领导审阅,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建议。三是公开展示实绩。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日志集中展示评比活动,共展示101家单位3000余本工作日志,各县区、市直各单位8千余人次进行参观学习,评选出日志管理优秀单位和优秀工作日志,印发通报予以表彰。同时,在《秦皇岛日报》开设“透过日志看作风”专栏,每周一版,分50期展示县区、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等领导干部一天的工作日志,公开晾晒实绩,督促工作落实,接受社会监督。

科学考评实绩,突出实干导向。一是建立“月考、季审、年评”制度。“月考”即每月末由各县区、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本单位干部日志进行阅批、评出等次。“季审”即每季度末由市委考核办对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工作日志进行评审。“年评”即每年底由市领导根据干部日志记录和平时表现情况,对分管班子和市管干部进行综合评价,每个类别评出前三名、后三名,把考核功夫下在平时,建立了干部日常表现数据库。二是推行日志责绩记实管理。出台《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日志责绩记实管理办法》,依据工作日志建立责绩记实管理台账,通过年初立账、定期查账、年底要账,进一步强化结果印证、考准工作实绩。同时,结合考察考核、督查巡察和重点工作大督查,对领导干部记录日志、履职尽责情况全程跟踪了解,构建起“菜单式分解、契约化管理,审计式验收、公开化奖惩”的闭环抓落实体系。三是强化抽查考核印证。每半年,运用工作日志考评结果,结合日常了解、年度考核、纪检监察反馈等方面情况,对部分工作量不饱和、存在明显问题的县级干部,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纪委组建联合考核组开展抽查式考核,经综合分析研判,提出组织处理意见,为市委选准用好干部提供准确依据。

强化结果运用,突出奖优罚劣。一是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落实工作日志“三个必看”(提拔时必看、评先评优时必看、考核时必看)原则,要求各单位党委(党组)向市委推荐干部时,须同时呈报拟提拔人选的工作日志,作为考察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引导干部在“实干”上下功夫,在“效率”上求突破。二是与推进干部能下相结合。运用工作日志考评和抽查考核结果,对不在状态、不胜任现职干部予以免职;对消极应付或不记载工作日志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免职能力不足、不作为不担当、群众意见大的县级干部37人,诫勉县级干部9人,提醒谈话、提出批评31人;免职正科级干部58人,提醒谈话、提出批评16人,在广大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三是与单位机构编制调整相结合。以工作日志为主要依据,对市直单位人员编制、领导职数进行动态调整。去年9月份以来,采取集中审核市直单位全体干部工作日志的方法,全面印证核实工作饱和度,研究提出市直单位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增减方案,进一步推动编随事转、人随事走,集中精力推动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