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扶贫脱贫驻村帮扶工作管理部门,我们始终站位全市脱贫攻坚大局,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创新各项工作举措,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善打巧仗、能打胜仗的驻村干部队伍,带动了一批精准化、专业化的帮扶责任群体。截止目前,青龙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206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全市扶贫脱贫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度省扶贫成效考核中省委组织部对我市市本级、青龙县、昌黎县驻村帮扶工作评价均为“好”等次。

一、坚持不懈强化驻村干部日常管理。始终将驻村干部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培训科学衔接,不断锤炼他们投身扶贫战场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一是保持驻村队伍稳定。全市选派的426名驻村干部,均由各级派出单位逐人审核、择优推荐产生。对因工作调动或身体原因不能继续驻村确需调整的,进行严格把关,谨慎审批。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有序组织驻村干部分两批安全返岗到村,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驻村帮扶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二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从加强工作指导、强化督导检查等方面入手,通过不定期暗访督导、手机视频抽查、调阅工作日志等形式,坚持不懈强化驻村干部日常管理。全年,142支工作队进行了三轮全覆盖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三是开展专题业务培训。会同市扶贫办对驻村第一书记进行重点培训,青龙县对其他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兜底培训,确保市县驻村干部培训全覆盖。坚持脱贫攻坚工作需求为导向,通过案例教学、实地交流等实战培训方式,充分运用网络、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形式开展学习培训,帮助驻村干部提高帮扶水平和实战能力。

二、因地制宜提升结对帮扶成效。针对机构改革后各单位人员调整情况,专门下发通知,对部分帮扶责任人进行调整,形成新的结对帮扶关系。并积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举措,着力提升贫困群众满意度。一是加大入户频次。会同青龙县委组织部,定期下发工作提示,要求各级帮扶责任人严格按照至少每2个月入户走访一次的要求,有效开展结对帮扶工作。2019年,全市各级帮扶责任人累计入户走访12万余户(次),平均每户6次以上。二是提升帮扶精度。指导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对本单位帮扶责任人开展业务培训和政策解读,让每位帮扶责任人都成为行家里手,增强结对帮扶针对性、实效性。印发《扶贫政策清单》,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精准帮扶。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市帮扶责任人共为贫困户联系用工770余人次、免费体检220余人次、赠送学习用品3600余人次、提供基本生活用品17000余人次、政策宣传11万余次,因人因户帮扶措施成效明显。三是创新帮扶举措。会同青龙县组织开展专家人才与贫困村手拉手活动,培训种养殖大户和技术能手1600人次,服务群众2万多人次;将310名教育医疗人才充实到贫困村小学和基层卫生院,选派144名优秀专家人才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开展送技术、送教育、送健康帮扶活动。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三、全面落实驻村干部关爱激励举措。一是加大关怀力度。积极开展驻村干部“暖心工程”,研究制定覆盖基础保障、身心健康、关爱慰问等全方位关爱政策,为每个工作队保障8万元工作经费,为全体驻村干部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组织免费健康体检,畅通就医绿色通道。在灾害性天气、法定节假日、寒暑季节等前夕,专门印发暖心提示,对防范措施、注意事项等进行及时提醒。指导派出单位对驻村干部及其家属开展“双重关爱”,全力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二是注重典型培树。通过多渠道宣传表扬,注重发现工作积极、勇于创新、成效明显的驻村帮扶工作典型,激发驻村干部工作热情。一年来,《河北省扶贫工作通讯》刊发我市驻村工作事迹材料4篇,其中市人大驻青龙镇龙潭村工作队纪实《党旗引领,富民强村》,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田庚肯定批示。三星口乡龙头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守礼带病驻村事迹,得到中央和省市媒体广泛宣传。市建管中心驻隔河头镇土胡同村第一书记王博巍,选入中央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为了脱贫攻坚的人们》典型人物名单。三是大胆提拔使用。坚持把扶贫工作作为培养、考察、发现干部的重要平台,为驻村干部建立跟踪档案,跟踪使用情况。对扶贫一线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成熟一个、使用一个,进一步推动形成为工作选干部、凭业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2019年,先后有7名第一书记提拔到副县级岗位,32名工作队员提拔或调整到重要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