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教育工委把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作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把后备年轻干部的培养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一、主要做法

(一)构建后备干部新梯队

为加强市属高中校长队伍建设,储备充足的校长后备人选,增强校长遴选的针对性,教育工委近年来不断加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训力度,大胆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后备干部,建立定期考核、动态管理机制,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充足的后备人选。

根据《中共秦皇岛市委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中小学管理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秦字〔201917)文件精神,工委出台了《秦皇岛市高中阶段学校校长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建立直属高中校长后备人才制度,面向直属高中阶段学校、县区属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直属事业单位选拔校长后备人才和副校长后备人才。把具有教育情怀、品德高尚、理念先进,善于管理、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发展潜力较大、适合做校长的优秀人才纳入统一管理和培养范围,促其专业发展,为更加科学、规范地选拔校长奠定基础。

(二)打造培养后备干部新平台

制定了《中共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后备干部培养实施方案》和《委局机关与基层学校干部双向挂职锻炼工程的实施方案》,探索校长和书记交叉任职的尝试。一是抓学习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学政治、学业务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升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个人素养、业务水平。同时,以远程教育站点为培训主阵地,定期举办学校后备干部培训班,对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与教育工作联系紧密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为确保教育系统后备干部队伍“政治信念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抓帮带培养。为了确保教育教学的延续性,我们建立健全联系人跟踪培养制度,明确培养责任、落实培养措施。委局班子成员与学校校长作为该学校的后备干部联系人,机关科长和各学校的主管副校长直接培养联系人,采取“21”等多种形式进行结对帮带,使后备干部尽快进入角色,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三是抓实践锻炼。开展“干部双挂”工程,抽调学校后备干部到机关岗位锻炼,增强后备干部的大局意识、统筹意识、组织协调意识,同时,也选派部分没有学校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科级干部到学校挂职锻炼。为了使后备干部将来胜任教育教学的领导重任,我们对确定的后备干部采取交任务、压担子等方法,如挂职锻炼、参观见学、交叉任职等,让他们参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尽快熟悉学校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树立威信,在工作中锻炼提高。

(三)开启培养后备干部新途径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积极主动与北京市海淀区联系,采取“引智入秦”、“结对子” 和“手拉手”等方式,学习“办学理念”、“科学管理”、“精湛教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加强高中学校副校级后备干部跟岗挂职培训和选派骨干校长挂职培训,共培训后备干部64名;利用海淀区优质教育资源,选择10所中小学名校建立秦皇岛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每年遴选20名市级骨干校长赴基地挂职学习,实施“影子培训”,挂职学习时间不少于2周,在名校校长的指导下,通过观摩、交流、体验等如影随形的学习方式,全方位参与基地学校的管理与活动,全面学习海淀名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和造就秦皇岛市名校长。同时,紧密结合我市中小学校长的发展状况和学习需求,聘请海淀区知名中小学校长来秦讲学,每年至少举办两期,方便我市中小学校长学习领会名校长的治校理念,借助名校长的智慧“外脑”,为我市中小学校长开辟探索理论、互动交流、碰撞思想的途径,提升我市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

二、取得成效

经过多年的培养和沉淀,直属高中后备干部人才储备充足,年龄梯队配置合理,后备干部成长速度很快。现阶段,共储备后备人才70余名,共分为70后、75后、80后三个梯队。根据职位需要,将7名优秀后备干部中提拔到副校级领导岗位,其中701名,754名,802名,进一步加强了高中干部队伍建设,优化了校级领导干部年龄结构,为学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不仅停留在学校管理和政治素养方面,在业务素质方面也在不断加强。后备干部在校内的管理工作中认真负责,不断创新,在自身的教学工作中深入思考,开拓进取,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人被评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5人获得了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4人获得“三三三”第三层次人才荣誉称号,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7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6人被评为省级学科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