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让基层党组织个个强起来、壮起来,为基层治理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查清导致“软弱涣散”的原因。要通过支部自查、党委排查、县级组织部门审查的方式,全面铺开,摸清底数,找准症结所在。要探索推行1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村、1名乡镇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帮扶“四个一”整顿机制,做到时间、责任、人员相统一。
建强建优班子。在摸清底数、找准症结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分类施治,采取针对性措施,建好班子,打造坚强团结的“指挥部”。要把懂治理、善发展、群众认可度高的实干型人才吸纳进班子,尤其注重选拔有产业思维的“田秀才”、有协调能力的“和事佬”、有奉献精神的“热心人”,让班子成员各展所长、互补短板。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在制度、纪律框架下管事理事,健全班子议事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让重大事项决策晒在“阳光下”,让班子成员在民主协商中凝聚共识,在分工协作中形成合力,真正把班子打造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坚强“指挥部”。
实施“领头雁”培育工程。“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书记作为“领头雁”,其担当精神、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培育书记,要建立“一对一”帮带机制,邀请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乡镇干部帮扶结对,通过“跟着学、照着做、自己闯”的阶梯式培养,让书记逐步树立“遇事不避难、尽责不推诿”的担当意识;要走出去,学习先进地方的经验做法,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要给党组织书记“压担子、搭平台”,围绕村里的“老大难”问题,列出“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对敢闯敢试、实绩突出的要及时表彰奖励,对不作为、慢作为的要及时提醒约谈,真正让党组织书记成为“敢担当、能干事、干成事”的“主心骨”,推动工作走出“困局”、打开“新局”。
带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服务群众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鼓励引导党员干部创新思维、开拓思路,摸清家底、算好账,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施“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把整顿成效最终转化为发展实效。要积极实施“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作用才能日益凸显出来,威信才能不断提升,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作者:赵剑锐)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