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万”兴农之鉴 点燃“亿万”希望之光
2023-08-01
“千万工程”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立足国情、省情、农情,亲自调研、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二十年来,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成为全国乡村生态环境最优、城乡关系最协调、农民富裕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可以说,浙江“千万工程”成功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省域先行的路子,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7月12日《光明网》)
“千万工程”是总书记在浙江执政时实施的战略之举,是造福人民,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决心和毅志是绝不可能实现的。这既有总书记的高瞻远瞩也有浙江省历任领导的接续奋斗,如今浙江省能成为全国乡村生态环境最优、城乡关系最协调、农民富裕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既是名副其实也是众人齐力所致,更是让全国9亿农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以点带面,密织兴农之网。“千万工程”同样是汲取了党的优秀经验,先后通过实施千村示范引领,再到万村集中整治等阶段。此等做法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实践中找到的经验妙招,屡试不爽。示范先行,可以通过实验、复盘、改进等做法中快速提炼经验;多点共进,可以避免先行村的局限性,进而拓展示范引领的多样性,这样以点带面,一面带全的路径,彻底将浙江省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也越走越远。
除旧立新,绘就发展蓝图。正所谓不破不立,要想干成伟大工程,成就伟业如果不能摒弃旧俗就不可能创造新局面。“千万工程”同样经历了破与立、量到质的蝶变。千万工程”全过程各阶段,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坚持生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关停“小散乱”企业。正是这些重拳出击,破了旧俗,才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转化通道,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才能有迹可循。
千万工程,传递时代经验。“千万工程”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使众多村庄成为绿色生态富民家园,也形成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其带来的成效和益处不胜枚举。工程从谋划到实施到内涵的外延及拓展已经形成了完备、立体的经验体系,它是一把开启乡村振兴大门的“金钥匙”,是一盏遥挂乡村振兴之路的“指明灯”,更是一部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复制的经验宝典。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到“千万工程”的成效卓著,农村的兴盛与崛起关乎着中国的命运与发展,总书记立足当下、立足人民,放眼未来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不仅有“千万工程”,更有“亿万伟业”,国家兴盛、人民安康、社会稳定将是中国在世界之林最靓的标签。(袁立宇)
编辑:秦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