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二科:市委统揽 全程把控 大力度推进后进村整顿转化
2018-03-28

今年以来,在省委组织部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导下,我们着眼为村“两委”换届扫清障碍,坚持市委统揽、全程把控、多措并举、重拳出击,大力度推进后进村整顿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339个后进村已全部完成整顿转化任务。

一、抬高站位、摆上位置,始终坚持市委统揽。一是列入常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市委书记孟祥伟亲自修改《实施方案》,常委会先后2次专题研究。把后进村整顿转化作为“书记工程”,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亲自推动、亲自分包。制作《工作台账》,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全部分包了1个后进村。二是坚持优中选优,配强帮扶队伍。坚持挑精兵、选强将,全市共选拔339名“第一书记”、1017名驻村干部,全部是市县乡三级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三是纳入书记视野,一把手亲自抓。孟祥伟书记始终把后进村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主持召开“第一书记”座谈会,先后到46个后进村调研指导、解剖麻雀。建立市委常委联系基层制度,每名市委常委都联系1个后进村。刘文萍部长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先后到23个后进村暗访。在市委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市15名市级领导干部、84名县乡党委书记、426名包村领导累计到基层调研指导2549次,协调解决各种问题1715件。四是创建工作平台,动态掌握进度。建立“第一书记微信群”,随时掌握进展情况,孟书记、刘部长提出指导性要求230余次、点赞1230余次。目前,每日发布信息200-300余条,累计发布文字信息57800余条、图片24500余张。

二、加强指导、强化服务,切实管好用好驻村工作人员。突出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抓建章立制,明确驻村要求。按照“一人一档、一年一考核、干好要重用”的思路,研究制定《驻村工作组管理细则》等7项管理制度,加强驻村干部的管理、监督和服务。明确请销假、工作例会、督促查岗等23条具体管理规定,印制《农村政策文件选编》等5套系列丛书下发到每名驻村干部。二是抓激励机制,激发工作干劲。市委明确提出,驻村“第一书记”作为今后最主要的乡镇书记、乡镇长人选;每年年底进行单独考核,优秀比例提高到40%;对工作推进快、成效好和考核优秀、群众满意的,优先选拔使用,驻村期间各种待遇不变。下发专项经费,每个驻村工作组每年给予5万元经费保障。三是抓专题培训,提高帮扶能力。举办11期专题培训班,对“第一书记”和所有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按照“分层组织、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县区同步举办专题培训班29期。四是抓典型引路,营造深厚氛围。创建专门《简报》,推出17期《驻村工作组专刊》,及时宣传工作推进快、整顿效果好的先进典型。遴选162个《优秀整顿转化方案》供各驻村工作组学习借鉴。遴选145个优秀驻村工作组,开展“巡回观摩”。

三、加强检查、严格督导,持续传导压力不松劲。一是加强日常督导。建立“每周一督导、每月一例会、半年一联查”督导检查新机制,开展20次督导检查、41次明察暗访。今年先后18次召开农村党建调度会,推动各项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二是进行阶段验收。制定《后进村整顿验收方案》、《后进村验收百分考评表》,开展中期验收、考核验收。7月份,成立5个专项检查验收组,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对71个后进村整顿情况实施中期检查验收。10月份,又成立6个专项检查组,随机抽查考核验收71个后进村。三是实施专项检查。成立9个专项检查组,对全市339个后进村开展“互查互评”,对检查中发现的4大类、26条问题全部列出明细,下发专门《通报》。今年以来,向县区常委部长、主管副部长下发《督办卡》26个,明确重点督办事项72项,约谈45人,对2名乡镇党委书记、2名乡镇组织委员给予免职,对23名村书记给予警告或撤职。

(来源: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