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借力京津人才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2024-09-02

本报秦皇岛讯 (通讯员 秦组轩)近年来,河北秦皇岛市抢抓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打通人才融合通道,借力京津人才,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技术联合攻关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加快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为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强化顶层设计,打通人才融合“经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秦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着眼京津冀人才互联共享,发挥区位优势,用好联合研发平台、产业园区,主动承接北京创建高水平人才高地外溢和辐射,积极融入国家“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把加强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市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的重要任务,纳入《秦皇岛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市财政统筹专项资金,对优秀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平台扶持、重点领域特色人才项目给予发展扶持,全面激发京津冀各方人才与秦皇岛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身份保留、来去自由”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京津来秦人才,工作时间不计长短,均纳入港城英才服务卡持卡人才范围,享受全职引进人才同等服务保障待遇。对引进的京津冀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陪伴孵化”服务,以孵化园区、众创空间为“加速器”,为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帮办代办、融资帮扶等服务,助力优秀人才来秦创新创业。

充分利用京津冀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先后吸引清华大学秦皇岛智能装备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天津大学秦皇岛环保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落户,促进高端智力项目加紧转化。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汇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余人,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人;承担并实施国家、省、市各级项目20余项,孵化科技型企业10余家,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30余项。充分利用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昌黎科创基地等园区,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吸引更多京津人才、技术、成果等高水平创新要素向秦皇岛集聚。

主动对接京津高端智力集聚区域,探索“北京研发+秦皇岛制造”合作模式,强化了两地的人才交流和技术融合创新。100余家企事业单位、项目通过兼职挂职、项目合作、周末教授、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得到京津人才智力支持,带动了秦皇岛地区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建立生命健康产业顶级智库,组建由院士及行业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为打造休疗度假、绿色农业、生态涵养、海洋旅游等旅游综合体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22年秦皇岛市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生命健康产业正成为秦皇岛市释放消费活力的朝阳产业。

借力人才活动品牌,强壮产业发展“体魄”。举办北戴河生命科学峰会、清华大学医学院成果北戴河新区专场发布会等活动,引聚高端人才到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开展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坚持向海发展,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活动,吸引300多位明星、名家,利用名人阵营和高端品牌的影响力激活了全市康养旅游产业;组织开展参与度高的特色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借助9名国家级帆船教练团队培育本地帆船体育专业培训人才16名,积极发展“海上体育”“海洋体验式旅游”,打造“京津后花园”。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